109736029_315818853129602_6678135715941197723_n.jpg

現在的老師教學資源非常多樣,光是「影片」就日新月異,

我教書這麼多年來,同樣的主題每年仍然須不停「滾動式修正」影片素材,

尤其是「網路使用」、「霸凌」、「性別」、「生涯」等議題,

每年都有不一樣的社會現象要討論,

我每天看FB不是在玩好嗎!我都是在找教學靈感!(是嗎XD)

但也有一些主題所使用的經典影片,我卻覺得歷久彌新,

像是今天要談的新加坡電影「小孩不笨2」,

它就是一個討論「家庭溝通」絕佳的好材料。

/

「小孩不笨2」最大主軸是親子相處衝突不斷,

小孩被誤會、委屈、服從權威又不認同父母,

以至於產生一連串荒腔走板的事件,

劇情有笑有淚,是一部即使看了沒哭也深有感觸的電影,

你可以說它是喜劇,但導演更大的出發點,是想敲醒父母內在的權威喪鐘,

我每年都會花三節課讓學生完整看完,

每一屆的反應都非常好,有時全班瘋狂大笑,

有時又會一起安靜凝重地掉淚,這部片總深深打動青少年的心。

影片看完之後,我會做一些回顧和引導,

之後讓學生寫心得,學生常常能將裡面的重要台詞一字不漏寫出來:

例如:

「一個蘋果爛了,只要把爛掉的地方削掉,它還是好的嘛!

但整顆丟掉就什麼都完了!」

「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,只有不會教的父母!」

「多看小孩的優點,少看他們的缺點!」

其中我問了一個問題「你覺得這部電影想要告訴大家什麼?

孩子們可認真了,幾乎沒有人寫不出東西,他們寫下:

「陪伴啦/溝通啦/傾聽啦/再忙也不要忽略小孩啦/不要只靠打罵啦/有錢不陪家人也沒用啦/小孩不笨只是你不了解他啦......」

你說,小孩笨嗎?

除此之外我還有問一個問題「你有沒有跟主角們類似的經驗和心情?」

這個回答兩極化,家庭溝通和諧的孩子,只寫了「沒有」,

但家庭溝通很有狀況的,看見這個問題,彷彿被按下什麼按鈕,

文思泉湧地寫了長篇大論給我看,有時還要加上第二張紙才寫得完,

內容大多是抱怨父母有多麼的惹人厭,

有一個男孩說有次他被爸爸誤會偷玩手機,

他很認真地用平靜的口吻說:「我想跟你談談」,

溝通之後爸爸仍然是不停責罵他,後來他挨了一頓打,

他寫了一句話,我覺得很心痛,但也很真實:

「我在學校學溝通有什麼用?在我家用了也沒用!」

他直白指出了學校教育的盲點——我們無法打破「沉痾難治的家庭結構」,

我拼命地告訴孩子同理心、溝通技巧、彈性觀點的重要,

但他一回家,這些都無助於他和爸爸的溝通,他反而更挫敗

其實他在學校開朗的樣子,你真的不知道他回家很煩躁,

透過這個教學,我看見孩子們背後的家庭故事,

幫助我更理解他們,並建立更信任的關係。

/

除了家庭溝通的討論外,

我還會充分利用「孩子不笨2」的影片訊息,

給予跨領域的知識補充,

我們會談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殖民歷史,

談新加坡的經濟、政治和教育(尤其對鞭刑的看法)、

也談新加坡人口的組成和台灣類似,華人居多,

但他們卻全英授課,以及被馬來西亞影響,

有什麼和台灣不同的口音等等.....

這大概也可以花上一節課,

全班對鞭刑的辯論,會讓他們更深刻去思考一些議題。

我喜歡把一個素材深化延伸,雖然看起來進度很慢,卻教得紮實。

真的,教學不一定需要很多花樣,

回到與孩子的激盪對話,就是最動人的教育現場。

此外,這部電影也可以談青少年對性的好奇、

師生相處、同儕認同等,都是國中生重視的生活議題。

/

最後補充一下關於學習單的提問設計,

以「ORID」的架構,我跟大家分享做了什麼:

1.O-「Objective」:觀察外在客觀、事實。

-「請寫出電影劇情簡介」。

-這部分我用填空的方式,我寫出前後段劇情為鷹架,喚起他們的記憶,他們寫出中間的關鍵劇情即可。

-我希望他們可以順便培養中文能力,練習故事敘述。

/

2.R-「Reflective」:重視內在感受、反應

-「寫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劇情和原因」

-我會補充說:不一定是難過的劇情,也可以是好笑的片段

也會立刻問問孩子們的記憶,通常會得到他們踴躍的回答,這可以幫助沒想法的人有靈感。

/

3.I-「Interpretive」:詮釋意義、價值、經驗。

-「你覺得這部電影想要告訴大家什麼?」

-「你是否有過和主角們類似的心情或經驗?感受如何?」

-這題很好發揮喔!學生們稍微引導就可以寫得很好。

/

4.D-「Decisional」:找出決定、行動。

-「付出行動」部份我會繼續我其他的溝通技巧教學,

像是雙向溝通、同理心、愛的五種語言等,

幫助他們擁有實際的技巧和想法,去改善和家人的溝通,

不過「人際技能學習和應用」又是另一個可以長文論述的單元,

然後又難以真實評量,在此就不贅述,

但我得先醜話說在前頭,

「學」跟「學會」是兩件事,不要對學生有太高的期待。

(而且比起改善跟家人溝通,他們更渴望改善同儕關係)

/

以上就是我如何以「小孩不笨2」作為家庭教育的教學,

但既然我標題是「1」,就有「2」

下一篇我想要分享我從更多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,

回來反思跟孩子互動的溝通心法。

/

ORID對話提問架構說明可參考這個網站:
https://twhrmgr.pixnet.net/blog/post/101638263-o-r-i-d有效讓對話流動,簡單又實用的提問架



/

本文同時發表於同名FB粉專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2959584415531/photos/a.311257923585695/315818849796269/?type=3&notif_id=1596119287572507&notif_t=page_post_reaction&ref=notif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雅婷 的頭像
    雅婷

    雅婷老師の教育觀察站

    雅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