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命名.png
如果未來有一天,你家小孩說要去美國念書,

你應該會想知道:要花很多錢嗎?要透過什麼管道?要做什麼準備?

這些問題我以前也沒了解過,

適逢前日ICD Family協會(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)舉辦講座,

邀請台北的「學術交流基金會」(EducationUSA Taiwan)專業顧問線上說明,

台南鄉親我,才得以一窺相關資訊,

我覺得受益頗豐,雖然我家孩子還小,但多知道一些學習資源也很不錯,

在此分享講座內容和個人心得~~

--------------

「學術交流基金會」EducationUSA簡介

台美協定下,主要執行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,協助我國與美國學者、研究人員、專業人士及學生從事學術與文化交流,提供各種求學諮詢(一對一可)

★非民間留學代辦機構

---------------

《一、 美國留學情形》

美國是世界上最多留學生的國家,總數超過一百萬,

中國(35%)和印度(18%)占最大宗,

台灣排名在第七(23千人),大部分是研究生,大學生次之。

台灣每年約1600位高中生赴美讀大學。

#國內大學的心在淌血了吧…...1600個高中生都可以蓋一所大學了啊!

美國的大學之所以能夠吸引人才就讀,

是因為花極多經費挹注,而且校友會熱心捐錢給母校,

使得美國高等教育研究經費充沛,學術地位也能站足全球。

---------------

《二、 美國學制和費用》

美國國小、國中、高中不像台灣是制式的633,每所學校規定不同,

但同樣是用「年級」區分(K~12年級),高中大多四年制,

大學分類則是:

頂尖私立名校、州立大學(又細分為研究型/教學型)、社區大學、

博雅學院、私立教會學院、專業學校(如:茱莉亞音樂學院)等。

有些學校大一二不分系,大三再選擇主修即可,

而念完大學,留學生還可以使用學生簽證,在美國繼續工作一年,

理工科系可以到三年。

然後在美國很特別的是,醫學系只有後學士班,但幾乎不讓國外人士申請,

如果台灣念完醫科想去美國進修,

大多轉讀微生物、生醫工程、內分泌和公衛。

美國私立費用很貴,公立較便宜
學雜費加上生活費粗估:私立一年3~6萬美金,公立2~4萬美金,

社區大學最划算,而且只要念兩年,之後可以攻讀別校大三,

是很多人的跳板選擇。

#台灣有提供低利息的留學貸款,和各式獎學金資訊,

其實留學並不是要超級有錢才有辦法實現

美國獎學金的分配是博士班>研究所>大學部,

所以能夠拿獎學金念大學的人很少,

而私立學校雖然貴珊珊,但獎學金卻給得很大方,

如果校方看你的資料覺得你是人才,

會直接祭出優惠條件,甚至四年學費都有可能全免,極力「邀請」你去就讀。

如果不留學,念寒暑假的語言學校(短期遊學)也是種選擇(2~3千美金/),或者爭取當交換學生,都是到美國求學的管道之一。

---------------

《三、學生人格特質需求?要做什麼準備?》

美國很注重全人發展,不希望學生死讀書,

而是多參與課外活動、社區服務,若能有領導能力更好。

(申請「大學部」的備審資料,請呈現上述+特別突出的領域)

簡單來說,就是要有「挑戰自己、超越期待」的人格特質,

腦袋愈靈活愈吃香!

顧問舉例有個成大學生,會主動在網路上修習美國的大學課程,

這種願意幫自己加值的舉動,絕對會受到美國校方青睞。

而在能力培養方面,英文聽說讀寫當然不能太差,

學校課業成績(GPA)也要高,

學術能力評估測試(SAT)成績也是申請標準,但有些學校可以不用SAT未命名100.png

---------------

《四、其他補充》

1.美國目前最熱門的工作是資訊相關,傳統工科不見得有好工作。

2.美國喜歡學生主動爭取機會、適度的彰顯自己的努力,不像華人強調謙虛,兩國國情非常不同。

3.花錢找留學代辦,可以免去資料申請的繁複,但也不一定要找代辦才行,很多學生都是自己處理的,而「學術交流基金會」就是最佳的免費諮詢管道,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,往後有任何問題,基金會非常歡迎大家諮詢唷!

https://www.fulbright.org.tw/zh-hant/

---------------

《個人心得去美國留學,也沒那麼難》

聽完講座說明,我對於留學的想像比較踏實,

不會像之前覺得「唉唷關我什麼事?我家又沒錢!」

沒錢?沒錢就去貸款、打工、申請獎學金,

有沒有「」才是重點!

我想起大學導師(小郭)非常鼓勵我們出國念書,

他說:「你就先搞定機票,一切飛過去再說!」

當時我認為他根本在開玩笑!但現在看來似乎可以?

美國是一個「只要你有夢想,我就願意幫你實現」的國家,

而「學術交流基金會」就是一個充滿善意的機構,免費幫助大家圓夢。

(雖然也是因為要召喚優秀人才去美國啦)

然後從獎學金的供應,可以看出美國「把人才當資產」的價值觀,

他們願意跟全世界搶人才,之後把人才留在美國奉獻所學,

跟台灣的思維很不一樣,

台灣把人才當免洗筷,能壓榨就壓榨,難怪留不住人才呀= =


傅顧問畢業於台大新聞所,口條極佳,聽他講解很清楚、舒服,

講座最後,他提起自己大學雖然成績優異,

但因為經濟不允許,只能扼腕和留學機會擦身而過,

所以他現在有機會為大家服務,必定全心全意協助,

這段故事我聽了非常感動,

如果你也想幫忙他什麼的話,那就到學術交流基金會FB粉專按讚吧!

他說這也是他的工作績效之一,很可愛的要求哈哈!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ulbrightTaiwan

舉辦這次講座的ICD Family協會(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),之後仍會不定期舉辦各式教育講座,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追蹤粉專唷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cdfamilytaiwan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★最後細節備註!留學美國的過來人說法!by目前任教於師大的勳育★

(1)美國學校捐款充足,是因為學校把「募款」視為非常重要的任務,大學校長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募款。這也跟美國文化與泛基督教的奉獻精神有關。

(2)文中提到的「K-12」,這個Kkindergarten,幼稚園的意思,相當於臺灣的幼兒園大班,所以公立教育總共13

(3)關於「大三選主修」:所有學校都允許學生最遲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才選主修,但有些科系會提早,尤其是工學院與商學院,甚至可能是申請大學的時候就要表明「意願」(但也不是真正選主修),這部分校方就交給院自行決定;理學院、文學院、教育學院等通常沒有這種規定。

(4)美國醫學系(後學士班)要讀四年

(5)不管公私立學校,學費的範圍差異極大,生活費也差異非常大,紐約大蘋果跟中西部鄉下的生活費就差非常多。

(6)社區大學不一定讀滿兩年才能畢業,努力一點的話兩三個學期就可以拿到副學士學歷(相當於臺灣的五專畢業)然後插大,並沒有綁死兩年。

(7)關於留學貸款:各縣市有自己的留學貸款,但都有排富條款,宜多注意。

(8)關於獎學金:我覺得碩士層級的研究所給的最少(美國的博班依舊叫做「研究所」),因為就像文中提到,大學部有的時候給起來也是蠻慷慨的。(私立學校大方起來,甚至免收教科書的錢,還會附贈一部份生活費)

(9)SAT或者ACT(另外一個入學考試)的要求在疫情後開始有些更動,越來越多學校開始免除,所以申請前記得多注意註冊組的網頁。此外,托福或者雅思是一定要考的(多益、全民英檢等不能用所以不算)。

(10)關於「傳統工科出路比較不好?」:這個真的很難說,應該說是臺灣的大熱門:電機系,在美國的工作機會不多(相較於資工),但很多電機系畢業生回到台積電等臺灣半導體公司服務,也是很好的出路。簡而言之,自然組的出路比社會組好是真的。

本文同步發表於同名FB粉專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559453185432833&id=102959584415531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雅婷 的頭像
    雅婷

    雅婷老師の教育觀察站

    雅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