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暑假我們到台北住宿,但我們主要的旅行地點是基隆,

大概在五月時我偶然借了「天下-微笑台灣-基隆款款行」雜誌,

閱讀後我對基隆開始有初淺認識,

基隆的雨、基隆的山海、基隆的歷史和人文......

比起熱鬧的台北,更吸引我,

雖然一開始是以「海科館」(海洋科技博物館)為目標,

但後來卻多玩了很多地方,很有意思。

住在台南的我,從小幾乎沒有跟最北邊的基隆有任何交集,

只有一次國小環島時,爸爸帶我們跟他的基隆老朋友吃飯,

記得當時那兩位叔叔,非常熱情地招待我們去吃海鮮餐廳,

點了滿滿一桌好料,我第一次吃到生龍蝦,彈牙又軟嫩的口感,

讓我對基隆的第一印象就是「海產很好吃!」,

以及大學時,到基隆找就讀海洋大學的Judy吃飯,

不過當時也沒有多停留,

再後來基隆就成為人生再也沒有造訪的城市,

但透過這次的出遊,我看到基隆的美麗,

它是一個離開以後會很想念的地方,

我們本來只去一天,第二天全家都認為還想再去,就知道它多親人。

那兩天去了很多景點,我分成兩~三集,

第一集要寫的是:碧砂漁港、潮間帶和大武崙砲台。

/

22965.jpg
〔一、碧砂漁港〕

碧砂和八斗子漁港是基隆最著名的觀光漁獲集散地,

因為這兩者地理位置太接近,我也搞不太清楚這兩者的分別,

但沒關係,反正我最喜歡逛漁港了,

碧砂漁港不只有漁船,也有很大一區是觀光遊艇,

各種大小尺寸都有,還有帆船遊艇,孩子們看得很開心,

不過碧砂漁港重頭戲是賣魚,旁邊還有海鮮餐廳可以代客料理,

在長條型的一樓建物裡,有非常多攤位叫賣著新鮮魚貨,

因為是觀光漁港,所以攤位整理得很整齊,不像批發漁港般雜亂,

但比起大型的布袋漁港或興達港,這裡就又顯得小而美了。

遊逛當天,我們被一家魚販給說動,以300元買下一條小鮪魚(應該是黃鰭鮪),

老闆免費幫我們將兩邊厚肉切下,做成生魚片,

然後我們再拿剩下的部分去請海鮮餐廳煮湯,

「我不加錢做生魚片,幫你省了150元代工費喔!」就是這句話讓我們買下它,

我覺得這條300元的小鮪魚,買得好超值,

因為孩子們不只嚼到又多又大塊又新鮮的生魚片,

也免費看了一場「鮪魚秀」──
118943196_346461063398714_1842085542805401538_o.jpg

老闆屏氣凝神地拿著專用細刀,精準地切出鮪魚腹肉,

接著片下薄薄的魚皮,最後將紅色的鮪魚肉切成大小一致的份量,

老闆一邊切,孩子們一邊從砧板拿起來吃,直呼美味,

這種難得的經驗,並沒有辦法從賣生魚片攤販得到,

孩子們和我都覺得有趣極了!

我喜歡走跳各地漁港的原因之一,就是觀察各類魚種,

基隆捕獲到的魚,和南部的魚一定有不同,

像是「蝦蛄蚆」(台語近「蝦蛄撇仔」),它不是蝦蛄,而是「九齒扇蝦」,

是一種比拖鞋還大的甲殼類,超酷的!

以及「睫毛菜」(一種海菜),這種南部少見的海底植物,

後來我們在另一攤買活跳跳海沙蝦,

老闆娘一邊幫我們撈,蝦子們一邊不聽話跳出來,

孩子們在地上幫忙抓,開心得很!

「漁港」真的很好玩,你每次都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事情,

不過也有覺得不開心的事件,

像是我看到某攤位水缸裡有一隻鱟(音同「后」),我馬上問老闆:

「鱟不是一對共存的嗎?」

老闆面露無奈:「另一隻死了啊!」

哎!雖然鱟不是保育類,但也是稀有的活化石,而且,好吃嗎?我很好奇?

另外一開始我們買的小鮪魚,雖然是較不值錢的黃鰭鮪,

但如果漁船願意放它們走,它們是有機會長大的吧!

不過我也會矛盾的是:

當漁船並不篩選他們的漁獲、只要釣到就抓回漁港時,

那麼你吃或不吃,真的會幫助到魚類保護嗎?

當時我想買的念頭是:既然它都被抓上岸了,就好好吃它吧!

就像是以前聽過一個當國小老師的慈濟師姊分享,

她雖吃素卻不逼迫學生吃素,但她會跟孩子們說:

「豬都已經為人類犧牲了,就好好吃下它,不可以剩!」

我也是以這樣的感恩態度來面對小鮪魚的。(算偽善嗎?><)

那隻鮪魚後來煮湯老實說並不討喜,

因為黃鰭鮪肉硬,最有油脂的部位可以做生魚片,

但其他乾柴的部分可能較適合煎,就像虱目魚一樣。

(你有看過店家只用虱目魚上層硬肉來煮湯嗎?一定會搭配腹部)

(難怪黃鰭鮪是鮪魚罐頭的原料)

即使乾硬的口感孩子們不愛,我們還是有把魚肉全部吃完,

魚已經犧牲了,我們要用最感恩的心情去品嘗它~

而其實愈嚼也愈香啦!就跟虱目魚硬肉部位一樣,哈哈!

碧砂漁港的代客料理手續費一律是150元/道,買多代煮才划算,

不然就直接點餐廳的菜色即可,我有點一盤「海菜炒蛋」,

讓孩子們認識長得像睫毛的海菜,

可愛的感覺似乎讓他們願意多吃一點。

/

2036.jpg
〔二、潮間帶〕

離開碧砂漁港繼續往東北方向開,會經過海科館,

之後是鄰海的潮境公園,

潮境公園景觀我覺得類似台東的「加路蘭海岸」,

都是海邊的一塊美麗綠地,

原本我們想在潮境公園晃晃,卻連收費停車場都要排隊,

大熱天的下午兩點,看了我們都暈了,

不過旁邊就有一處天然的潮間帶,大家都很想下去碰碰海水,

於是我們把車停在路邊(非常多車),直接走到路下方的潮間帶玩耍,

基隆的潮間帶和墾丁不同,它不是礁岩,而是岩石風化後的海蝕平台,

平直和緩的海蝕平台,不像礁岩高低落差難以預料,相對安全一點,

孩子們在這裡找到非常多的小螺,也有一些小魚,

不過因為人潮不少,一定對當地生態有所破壞,所以能看到的生物不多,

嗯,比起墾丁,人口稠密的北部,你更難找到真正的秘境,

不過作為天然的親水海域,這裡還是挺不錯,

但很多看起來就像是從都市來的孩子,拿著長竿子的小捕網,

似乎想在這裡撈到一些有趣的東西,在我看來,便不置可否了。

另外這次到台北,其實我們原本沒有規劃玩水行程,

幸好我們隨時將海灘褲、浴巾和備用衣物放在車上,

讓玩水行程可以無縫接軌在原本的旅程中,

也讓我們不會因為處理太多細節而煩躁。

/

22976.jpg
〔三、大武崙砲台〕

當天早上我們從台北駛近基隆時,「大武崙砲台」指引出現在路邊,

我一看就忍不住激動:「砲台耶!基隆作為防禦重點,

現在還有22座砲台古蹟,是全台灣砲台最多的地方!我要去看!」

於是我們把「大武崙砲台」規劃在當天最後一個行程,

離開潮間帶後立刻前往。

(在此感謝老公包容我的任性,我常只出一張嘴,他就搞定一切)

基隆其實替台灣擋下很多戰爭,包括法國都曾攻擊過我們,

基隆港旁還蓋了一座「清法戰爭紀念園區」埋著當時戰死的軍人,

當天開車經過時,門口正貼著普渡公告,有種幽幽的憂傷,

我在車上跟孩子們談起這段歷史,讓他們知道基隆的重要戰略地位,

而清朝之後的日本,也繼續蓋建砲台,以及挖深基隆港......

日本人讓基隆的軍事和港口建設更為完整,

基隆不是只有外地人認為的「基隆常下雨」的形象,

它有很多歷史故事、特殊地理景觀、山與海不同的文化,

在整個台灣是很獨特的存在。

(*我很喜歡歷史地理,因為它們是綜合型的知識,不會只有單一面向,

考大學時社會滿級分,我永遠會拿這個來炫耀的!XD

因為當時明明知道想推甄的大學科系不採計社會分數,

我還是任性地讀了再讀,

從以前我就是不會因為利益,而放棄興趣的自主學習者,

現在我也一直用身教讓孩子知道「學習是為了你自己」!)

所以像大武崙砲台這種「有歷史典故又有地理意義」的景點,

就是我會選擇出遊的菜。

我原本以為我們會在大武崙,看到「幾座鐵製舊砲台」而已,

沒想到整個大武崙山全都是軍事基地,

這邊一個設施,那邊又一個,像個有趣的迷宮尋寶遊戲,

當天我們看見仍然堅固但殘舊的營房、壕溝、集水坑等,

感覺日本人用的建材極佳,用心設計軍事動線,

即使台灣軍隊馬上重新在這邊駐軍,也不是一件難事吧!

兒子很想過去另一個小山頭的堡壘,遠遠看起來很像高塔城堡,

但晚上跟親友有約,怕來不及趕回台北所以得提早離開,

之後若還有機會來基隆,我會把大武崙砲台列入必遊之地,

加上附近一個「情人湖」景點,這樣可以玩個大半天!

/

從基隆回來以後,

我剛好看見政大鄭同僚教授分享澎湖西嶼的廢棄軍事基地,

其中一張照片讓我驚嘆萬分,那跟大武崙的營房外觀~~

簡直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!

若未標明地點,真的難以辨識位置了,

這告訴我們一件事情:日本人在台灣的軍事防禦,無所不在啊!
22978.jpg

└大武崙砲台的營房。

澎湖日軍砲台軍事設施.jpg

└澎湖西嶼的日式軍事營房,跟大武崙的一模一樣。

(基隆遊,下集待續)
 /
本文同步發表於fb同名粉專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346461590065328&id=102959584415531&__tn__=K-R

arrow
arrow

    雅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