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次那位周旋在網友間的女孩,
看似天不怕地不怕,卻在意媽媽不理她,
媽媽前陣子看見她在網路上那些「不當發言」而憤怒不已,
沒收她的手機,兩人冷戰了近三週,
(但對人脈廣大的個案來說,弄個手機上網一點都不難)
於是我約了母女兩人到輔導室來,
大家坦誠地聊聊自己的想法。
媽媽一來,又是一頓數落,然後紅著眼眶,
說了好多好多,沒跟個案說過的細節:
「十六歲,我就跟你爸生了你哥,但你爸被關,
曾經我一個人帶著哥哥,沒錢沒飯吃,
全身剩下五十元,就只夠買個便當給哥哥,
當下我告訴自己,我這輩子不會再那麼窮酸!
我跟阿嬤借錢,每天一早把小孩送去幼兒園,
我出去工作,下班繼續兼差,晚上十點才回來,
我很拼命賺錢,後來爸爸回來又有了妳,
但爸爸先去當兵,我一個人帶兩個,沒得休息,
妳在寶寶的時候,每天都非得要我抱著才睡,
我現在手臂每次下雨就隱隱作痛,就是當時的後遺症,
妳七個月大在我肚子的時候,
我還要跟阿公、妳爸去工地搬磚頭。
後來我被妳爸打得受不了離婚,
也因為被妳爸拖累而入獄,
妳知道當我出獄時的第一年,活得多渾渾噩噩?
要從谷底裡爬起來,撕掉別人對我的標籤有多困難?
我後來醒過來,找到正當的工作,也認識了現在的叔叔,
這幾年一直努力賺錢,兩人也買下房子,
終於有安穩的感覺,
去年妳也被妳爸打得住院,我趕快搶監護權把妳接回來,
結果妳現在做這些事情,動不動就跑出去,
妳知道我多失望?
妳知道我多害怕妳跟我一樣?
我多擔心妳也16歲當媽媽?
走我這條路,妳知不知道多辛苦?」
她的聲音僅僅稍微起伏,有點壓抑的哽咽,
女孩從頭到尾專心地看著媽媽,不發一語,
後來我們一起討論了幾樣可以承諾的作為,
至少,不要再賴床遲到,至少,床上的衣服可以收好,
媽媽只是想要她展現願意改變的誠意,
便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有意義,
平時很吵的女孩,在此時卻變得很少話,
但我覺得她有去思考如何讓媽媽安心一點,
因為媽媽是她飄搖15年以來,
終於遲來的心安。
會談結束,媽媽深吸一口氣後,不想多說地離開,
我和女孩在走廊上,並肩看著媽媽的背影,
女孩又開了玩笑:「我覺得她變矮了。」
我輕輕地說:「也變老了。」
/
這將近20年來,媽媽從年輕貌美、愛玩瘋狂的年紀,
因為懷孕婚姻,承擔難以想像的責任和壓力,
現在和媽媽當年一樣青春的女孩,
真的能了解媽媽的苦痛歷程和擔憂嗎?
無論如何,我很開心媽媽終於將自己的壓力說出來,
這是母女冷戰以來,每天都想跟女孩說的話,
只是不知道怎麼表達。
而媽媽願意跟她說這麼多,
我相信她是有感受的,她其實一直告訴我,
她很感謝媽媽把她救回來,
我覺得她不壞,她只是有時迷失了,不知道如何做個乖小孩。
今天的會談,也許她最想要跟媽媽說的是「她不要冷戰」,
這樣她才能從媽媽的言語去確認,原來她也是被在乎的。
/
最後補充一點,
今天的母女會談,完全是女孩主動提議,
是在上週我聽完她們的冷戰,說了一句:
「該怎麼讓妳們可以互相說出彼此的想法呢?」
她馬上眼睛一亮:「妳幫我把媽媽約來,妳在旁邊幫忙,
我們可以一起聊看看!」便促成了今天的會談。
而我的角色,
從頭到尾就是幫忙讓她們「彼此的想法表達得更清楚」,
不要有誤會了。
/
女孩不停流連在網路交友的問題,
不可能在輔導室解決,
幫助她找回家人的愛,才可能是帖良藥;
如果要我說從這個故事看到什麼,
我的答案是:
「每個人活著,都是想被好好的愛。」
但是怎麼愛,好難好難,
說來輔導室,其實就是繞著這個議題打轉,而有存在意義的地方吧!
【歡迎光臨輔導室】,我們下次見。